天空中的太陽正明晃晃地掛著,而我的心情仿佛也如那天氣一般明亮亮的。外面的行人在緩慢地散步,我背著包走在街上。突然,一抹鮮香的醬色闖入眼簾,是一位賣面條的老爺爺在街上擺攤。我摸了摸口袋里的幾元錢,快步走上前去買了一碗,慢慢地走在車水馬龍的街上,吃著鮮香的面條。太陽仍明晃晃地掛著,可我此時的心情卻截然不同,望著已經吃了半碗的面條,心底的愁緒漸長,往日的記憶全涌入了腦海……
記得小時候,我最喜歡看姥爺做飯時的動作,無論是做糖,還是熏肉,姥爺總是信手拈來。
我最愛姥爺做的醬油面條,我給它取名“愛心面條”。鮮香的醬油從姥爺略有老年斑的手里緩緩地倒入碗里,沉穩的棕色賞心悅目,讓人食欲大增。鍋碗瓢盆也丁丁當當響起來了,香油、老抽、蔥花一一入碗,不一會兒,蔥味陣陣隨微風吹來,碗蓋一捂,那一連串的動作實在是童年最美的記憶。也正是姥爺那嫻熟的動作,不管是寒冬的早上,還是夏日炎炎的夜晚,總能讓我在餓了的時候吃上它。美味佳肴端上餐桌,每次都讓我大快朵頤。
隨著初中學業的增加,我和姥爺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。每次姥爺想找我聊天時,我總是在學習,或是心不在焉地聽著。而當作業繁多時,我便搖搖手,對姥爺說自己還要寫作業。姥爺落寞的臉龐并未在心間駐留,那一碗碗面條的味道在學業繁忙的日子里也從味蕾處悄悄溜走……是啊,小時候歡天喜地的記憶,什么時候變得如此陌生了?
想到這兒,我快步走,去姥爺家,再去吃一碗“愛心面條”。
山東省濟南甸柳第一中學九年級八班 陳恬伊
指導教師 孟文